第41期:湖北交通新闻

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


   期次:第41期   作者:厅 党 组 书 记 、 厅 长 朱 汉 桥   查看:36   




  近日在交通运输部组织召开的学习贯彻落实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上,湖北等11个省市及2个地区被列入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范围。湖北被国家列入首批试点省份,是历史的机遇、国家的重托、湖北的使命。
抢抓机遇 不负重托 勇担使命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中部之中,地处“一带一路”的联结地带,长江经济带、推动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区域,具有承东启西、接南纳北、得中独厚、得水独优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中部通、则全国通”,湖北交通运输发展关乎中部、影响全国,承担交通强国试点工作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也正是基于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着眼未来,在广泛调研,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的湖北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战略定位,形成了推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框架思路。
  充分展现湖北特色,体现湖北优势,开展好试点建设,对于贯彻重要战略,凝聚共识,推动湖北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建设交通强省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交通运输业的重大机遇和崇高使命。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建设交通强省,并组织实施综合交通三年攻坚战行动。要完成交通强国建设的湖北使命,就必须超前谋划,打造交通强国的湖北样板,引领示范,走在前列。
  二是服务省委“一芯两带三区”新布局,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讲,落实湖北省委提出的“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调整交通运输发展布局来适应产业布局需要。针对“一芯”,就是要着力打造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武汉、宜昌、襄阳为主的客
运和货运综合交通枢纽;针对“两带”,就是要着力打造长江、汉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针对“三区”,就是要打造鄂西交通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交通振兴发展示范区和鄂东交通转型发展示范区。
  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新期盼的客观需要。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无缝衔接的交通运输要求快速增长。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期盼,已经从“有没有”的基本需求,转换为“好不好”的新向往。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就是要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交通出行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
  四是诠释新时代九省通衢的内在需求。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湖北交通运输必须从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出发、再起飞,必须在发展方位上实现由“交通大省”迈向“交通强省”,在发展阶段上实现由“适应发展”迈向“引领发展”,在发展方式上实现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在发展空间上实现由“国内发展”转向“全球拓展”。
  五是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精神引领。精神引领是动力源泉。“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这一新战略定位,上接国家战略“天线”、中接省委新发展布局“定位”、下接湖北交通实际“地气”,既是今后一个阶段全省交通运输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路径,体现了敢于担当的气魄和勇于奋斗的精神,以其作为精神引领,有利于团结带领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使命感,提振精气神,紧跟时代步伐,抓机遇迎挑战,全身心致力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推进全省交通运输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 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
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我们要围绕“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新战略定位,以“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为指引,服务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结合我省发展实际,加快构建“3239”(三枢纽、两走廊、三区域、九通道)的综合交通运输布局:三枢纽即打造武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襄阳、
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着力强化湖北在国际和国内的交通运输集散服务水平和支撑带动能力;两走廊即打造长江、汉江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支撑和引导优势资源和产业向“两走廊”集聚;三区域即打造鄂西交通绿色发展示范区、江汉平原交通振兴发展示范区、鄂东交通转型发展示范区,推动形成鄂西、江汉平原、鄂东三区差异化协同发展格局;九通道即打造南北方向的京九、京广、随岳、襄荆、十宜恩和东西方向的福银、沪汉蓉、沪汉渝、杭瑞等“五纵四横”九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形成与城镇发展轴、重要产业带有机衔接、沟通周边城市群和各大经济区、联通国际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主要目标为:到2022年,全省综合交通网里程突破30万公里,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公路,乡乡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基本建成水陆空综合立体、互联互通、安全便捷、绿色智能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建成交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
  铁路方面,高速铁路达到1900公里,铁路总里程达到5700公里。铁路客运准点率达到97%。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达到75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28万公里,其中普通国省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5%。
  水路方面,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206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 4.2 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 550 万标箱。长江、汉江内河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0%。
  机场方面,民用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4200万人次,一、二类通用机场达到15个。民用机场准点率达到90%。邮政方面,邮政业务总量达到75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31亿件。
  综合运输服务方面,公众出行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公交示范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全省综合客运枢纽达到20个,综合货运枢纽达到80个,中高级客车占营运客车比例达到80%。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年均增长20%以上,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30%以上。综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态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完成六大重点任务:
一是构建大枢纽,打造客货集散支撑体系。第一,加强现代港口集群建设。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重点,着力构建以武汉新港为龙头,宜昌、荆州、黄石、襄阳为区域中心的港口集群。第二,加快建成民用机场新格局。坚持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共同发展、客运和货运双引擎驱动,提升湖北航空运行能力。第三,重点建设综合客货运枢纽。加快建设一批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优先支持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货运枢纽。
二是畅通大通道,打造九州通衢主骨架体系。第一,优化干线铁路布局。着力扩充高铁网、完善城际网、加密普速网,强化点线配套,建设特色线路。第二,畅通水运主通道。着力深长江、畅汉江,构建通江达海的航道网体系。第三,加密高速公路网。着力建成国高网、加密地高网、扩容拥堵路、建设过江通道。
三是完善大路网,打造广覆盖的通行体系。第一,推进普通公路提档升级。着力优化存量、补齐短板,重点推进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大部分地区的国省干线达到二级路标准。第二,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围绕“组组通、路路安、条条畅、处处美”目标,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联网联通,着力解决油返砂、畅返不畅、路面宽变窄等突出问题,提升农村公路畅通水平。第三,加快推进支线铁路、支流航道网建设。着力优化“毛细血管网”,打通支线铁路、支流航道“最后一公里”。
四是发展大运输,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系。第一,打造国际运输体系。巩固天河机场中部航空枢纽地位和直航五大洲的国际航线,充分发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的作用,支持中欧(武汉)国际货运班列做大做强,发展江海直达和铁海联运。第二,优化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向铁路、水路转移。到2022年,全省铁路货运量增加1000万吨以上,增长20%以上;水路货运量增加2800万吨以上,增长7.5%以上。第三,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加快完善城际、城乡、城市等多层次的客运服务体系,实现人便其行。四是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多式联运发展,降低物流成本。
五是建设大平台,打造智慧交通创新体系。第一,提升公众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推进高速公路全国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系统,完善智慧公交、智慧地铁服务。第二,提升物流组织智能化水平。依托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公路港网络,促进车货高效匹配,支持物流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第三,提升交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第四,提升数字政府部门建设水平。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公路、水路、运输、执法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综合交通运输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实施全省交通运输数字智慧交通“四通”工程。
六是共抓大保护,打造绿色交通发展体系。第一,抓好生态修复。推进非法码头整治由拆除向生态修复延伸、由长江干流向汉江支流延伸。第二,抓好环境保护。坚决杜绝非法码头死灰复燃。加大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力度。第三,抓好绿色发展。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优化过江通道综合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港口岸线资源,大力推广节地技术,优化交通工程建设方案。
明思路 抓重点 强示范
担当交通强国试点示范工作既是光荣的使命又是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力争用1-2年时间取得试点任务的阶段性成果,用3-5年时间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打造一批先行先试典型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为此,我们要明思路、抓重点、强示范:
一是明确思路。开展交通强国试点示范,使我省交通由“大”变“强”,应结合我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坚持“扬长补短”的基本思路:高速公路要突出“提质扩容、内外互通”;国省干线公路要突出“增密成网、提质互通”;农村公路要突出“补短强弱、便捷畅通”;水运要突出“南北打通、水网联通”;铁路要突出“打造路网中心、构建米字形高铁”;航空要突出“客货双轮驱动、航线多点起飞”;邮政要突出“高效安全、普惠民生”;城市交通要突出“公交优先、提升服务”,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把短板补齐,让优势更优。
二是把握重点。2017年、2018年,交通运输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先后两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9年6月,省委书记蒋超良、省长王晓东在部省会谈中进一步提出,在现代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四好农村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智能交通等方面探索湖北经验。在此前提下,湖北拟围绕六个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方面,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畅通运输通道,强化服务功能,支撑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的落地实施,开展现代内河航运建设试点。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农村公路建养管运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和模式,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工作。在智能交通方面,着眼设施网络的智能化改造,服务设施运营、民众出行、资源整合应用,围绕智慧机场、智慧地铁、智慧公交、大数据中心等,开展智能交通试点。在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着眼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聚焦信用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开展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在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着眼缓解资金要素制约,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开展交通运输投融资改革试点。在现代物流方面,充分发挥湖北综合交通整体优势,服务区域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建设国家多式联运创新示范区。
三是打造各有侧重的交通示范区。以武汉为重点,切实推进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全面融合发展,建设“公交都市”,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区;以“绿”为本,与“三山三江两库一区”相适应,突出发展绿色公路、绿色水运、“交通+旅游”,打造鄂西交通绿色发展示范区;以“农”为基,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突出“四好农村路”、路网加密、过江通道建设,打造江汉平原交通振兴发展示范区;以“转”为要,与承接国外、沿海产业相适应,突出综合交通、国际物流、交通一体化等,打造鄂东交通转型发展示范区。